定增市场马太效应凸显公募强强联合抢大单
时间:2022-08-01 09:03:00 来源: 网络 阅读量:6401
画昆虫/军官和士兵的创造力
2022年,a股市场剧烈波动,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走势,情绪低落。在这种背景下,业务的增加也很冷清。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41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吸金4301.94亿元,较去年的7329.67亿元下降逾四成。
但随着市场的企稳,年内将增加的项目浮盈逐渐乐观,平均收益率为11.65%。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推测,不少基金公司以折扣价参与定增,并在二级市场卖出,利用定增标的置换持股增加投资收益。
年内定增行情清淡。
市场遇冷,“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例如,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50亿元的巨额增资吸引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众多外国投资者争相在中国公开募集资金。上海医药和大全能源的100亿元增持也受到不少机构的热烈欢迎,而其余数百家公司的规模大多为数十亿元,与这些公司的慷慨相差甚远。
今年融资规模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据某公募基金人士分析,前一阶段定增项目发行数量少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首先是定价机制。随着市场继续调整,部分拟发行定增项目股价继续低于20日均价。按照固定收益底价定价机制,折价收敛,削弱了发行市场的条件。
其次是价格预期。在市场和个股持续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定增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人的发行意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投资者在时机上的分歧。
此外,还有发行条例的影响。一般来说,3月份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相对集中的时间窗口,使得上市公司中一些待定增项目优先完成年报相关工作。同时,还需要考虑年报前的节点、年报上报监管部门后的事项等相关发行安排,也会阶段性影响发行节奏。这种影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
“因此,我们认为前一阶段少量定增项目的发行将随着市场调整的逐步企稳而回归正常,即定价机制和价格预期将重新回到平衡点。”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公募中签率尚可。
上市公司的大规模增持也吸引了公募基金大规模产品的“强强联合”。7月26日,兴全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合计斥资14.51亿元参与大全能源定向增发。
其中,谢志宇的三只基金——兴全何润、兴全适当、兴全社会价值——持有三年,共拿出近8亿元参与该股的增持。这三只基金分别认购809.04万股、608.23万股和127.44万股,费用分别为4.19亿元、3.15亿元和0.66亿元。此外,两只名为兴全商业模式LOF的数百亿资金,共认购463.42万股,总耗资2.4亿元。
此外,蔡松松控制的广发多元和诺安成长分别以3亿多元认购小康股份和上海硅业股份。
随着市场的企稳,年内将增加的项目浮盈也逐渐乐观,平均收益率为11.65%,不少项目甚至有超过60%的增幅。如卢晓科技定价基准日为6月22日,定增价格为8.04元/股。最近公司股价持续上涨。截至7月29日,参与定增的公募基金浮盈已经超过74%,华夏潘一、兴全多维价值等多只基金也赚了不少利润。此外,还有湖光股份、京奥科技等公司。,它们的浮动利润增加了60%以上。
但定增并不是稳赚不赔,很多项目即使有盈利缓冲也很难止损。如浙江鼎立在定增的基础上仍下跌40%以上,用友、优科德、剑龙那威股价跌幅均超过30%。很多参与申购的基金都面临浮亏。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组合投资、多资产类别的方式参与定增市场更为重要,因为定增股票投资破发的概率比以前更高,定增股票投资的时机也比以前更为重要。“投资者还是需要理性参与,不要一单买一单。他们需要平衡地考虑个股的基本面和估值。参与定投一定要结合,安全性比收益率更重要。”
有意思的是,也有一些公募基金公司通过增加“do波段”的持股数量来降低持股成本。
自2020年定增新规以来,具有发行折价和持有期回报优势的定增项目投资成为众多公募基金管理人优化基金组合结构的新方向。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增持标的置换持有股票可以增加投资收益,有效地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安全边际。
以Nastar为例。去年12月,公司公布50亿元定增结果,中欧基金获配7亿元,其中1401.43万股获配,成本为4.5亿元。然而,在纳斯达克随后公布的年报中,中欧价值智能回报仅显示第四季度增持999.8万股,这意味着该基金在参与增持的同时,在二级市场减持了约400万股原始股。考虑到纳斯达克去年第四季度股价涨幅超过35%,该基金的运作无疑可以降低其持股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欧价值情报回归对纳斯达克的减持还在继续。继今年一季度减持433.67万股后,二季度减持近700万股。
后市如何?
对于定增市场的后市我该怎么办?受访人士判断:首先,a股市场情绪转暖对定增市场有正面影响。“我们认为,受市场环境抑制的项目供给在今年上半年恢复正常用不了太长时间,也将使项目供给和投资需求逐步回归平衡,从而适度缓解前期实际发行折价的明显收敛。”
其次,固定收益类投资者和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去年四季度市场上部分高位发行的定增项目面临亏损压力,但今年上半年发行项目的减少也变相保护了定增投资者的参与。“因此,我们评估,经过上半年的市场调整,整体固定收益类投资者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或者相反,这些投资者一直能够保留实力,可能是蓄势待发,投资热情较高”。
但在此背景下,如果项目供给无法恢复正常,一旦投资者开始争夺少量项目,必然导致资金需求大于项目供给,导致实际发行折价进一步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定增投资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同时,与以往相比,现阶段定增市场投资者构成变化最大的是外资管理和产业资本。外资管理正在发挥自身优势,这也使得近年来固定投资规模增速明显。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代表产业资本直接参与上下游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的频率高于以往,进一步壮大了以往以国家大基金和各类产业基金为代表的产业资本队伍,也对市场投资者起到了较强的风向标作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定增市场马太效应凸显公募强强联合抢大单2022-08-01
- 长联科技闯关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存波动2022-08-01
- 6股上半年业绩高增,黑马二季度股价近翻倍2022-08-01
- 兴业汽配冲刺上交所主板综合毛利率呈下滑趋势2022-08-01
- 中信证券:二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8600亿元2022-08-01
- 7只创业板股最新股东户数降逾一成2022-08-01
- 29股获20家以上机构调研拓邦股份最受关注2022-08-01
- 5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快报亮相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