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一年两箱油”从此以后将成为褒义词,人人羡慕

  时间:2024-08-21 06:17:24     来源: 易车网    阅读量:3476    

“一年两箱油,人称鬼见愁”这句在江湖流传已久的话,原本是形容那些买了车的朋友,由于平日里开车的机会较少,导致驾驶技术较差,影响马路上他人驾驶的意思。但从此以后,这句话或将诞生新的理解,甚至可能要成为褒义了。

5月28日,比亚迪秦L DM-i和海豹06 DM-i双双上市,两车定位均为中型车,且采用同价发售策略,价格为9.98-13.98万元,对,998!还有1万五置换补贴!24期0息!

光看价格,把插混中型车卖到这个价,已经能够感受到比亚迪掀桌子的气势了,但让这两台车真正出圈的,在于这两台车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这么说吧,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几乎是重新定义了插混技术天花板。

不看广告,看疗效。比亚迪在发布会上直接亮出了“全球最牛的插混系统”,口气之大,十分猖狂,但细细一看,好家伙,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具备全球最高的46.06%发动机热效率、全球最低的2.9L百公里亏电油耗、全球最长的2100km综合续航。一开始我也不信,但多家媒体实测,全部轻松突破2100km,最离谱的居然还有2500km!

要知道,现如今不少车主一年也就开个5、6000km的里程,对于这种车主来说,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确实是能够让他们实现一年两箱油!谁不羡慕?

那么,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怎么做到的?

总的来说,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分有三大架构,分别是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

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

和上一代,也就是目前大范围使用的第四代DM技术一样,第五代DM技术依然以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容量动力电池供能为主、发动机为辅。只是第五代DM技术从发动机到三电系统,均有更高效率的提升。

例如最高热效率突破了46.06%的插混专用发动机,通过七大核心技术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并在发动机运转时始终保持高效率区间,其实咱们日常用车的场景中,发动机是不需要大功率输出的,这活交给电机去干,发动机基本只负责在自己的舒适区高效率干活就行。

而EHS电驱系统效率也有提升,工况效率从87.6%提升至92%,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并且还通过高效轴承、高效离合器、双泵耦合、低粘度润滑油等等细节的提升,把能量传递到轮子中间通过路径的损耗大幅降低,让更多的动力有效传递到轮胎,减少没必要能量浪费。

当然也少不了专门为第五代DM技术设计的刀片电池,此前坊间传言第五代DM技术将会使用新的短刀电池,但比亚迪目前并没有透露这个“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的具体细节,但是效果倒是摆出来了:能量密度提升、回馈功率提升、放电倍率提升、重量降低、安全再进化。

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

在第五代DM技术中,热管理架构上升到与动力架构相同的重要等级,整车热管理系统由原来的各系统独立,提升到了整车架构的高度。

电池热管理、前机舱热管理、座舱热管理三大部分热管理系统,不再是孤立解决各种系统的热问题,而是通过智能调度整车热源,达到平衡状态,确保能耗最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前比亚迪的热管理系统类似于在客厅、厨房、房间各自安装了空调,这三台空调各自为战,隔壁房间有难也不会伸出援手,而在第五代DM技术,就类似于换了一台全屋中央空调,通过系统智能调节,做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协同作战,确保能耗最低。

而第五代DM技术中的热管理架构,也是行业首个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这一架构让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能耗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确保节能和舒适的双重体验。

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

随着车辆内电器设备的增多,电子元件的能耗也逐渐成为能耗管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块比亚迪的思路是增加集成度。第五代DM技术集成了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功率密度提升18.3%。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和双MCU(电机控制单元)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高集成度不仅带来了算力的提升,也降低了功耗。

写在最后

当然,第五代DM技术给车主带来的利益远不止更低的能耗,例如12V磷酸铁锂启动电池的使用,相比目前大家使用的传统铅酸蓄电池,磷酸铁锂启动电池能做到与整车同寿命,加之有独立的电池管理系统,也无需担心亏电,只要车上有油就永远有电,终身告别更换和接电救援,磷酸铁锂启动电池的使用,也意味着车主告别了3-5年即要更换一次启动电池的历史。

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对于中国汽车界来讲是一项非常重磅的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发动机等都可以说是业界领先的存在,在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的当下,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将进一步加速汽车市场油转电的进程。坦率来讲,9.98万元起售的秦L DM-i和,将会迫使合资传统燃油家轿加快进一步转型,尤其是马路三大妈们,这次怕是很难接招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