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单月销量仅为坦克零头,方程豹在越野圈“失宠”

  时间:2024-07-31 10:59:49     来源: 易车网    阅读量:4932    

在智能化、电气化大势所趋下,面对硬派越野市场红利,多家新能源品牌争相入局,2024年“方盒子”车再现火热局势。比亚迪也是看中新能源越野市场的火爆,去年就带来了主打越野市场的方程豹品牌,本想靠着比亚迪的技术和流行的方盒子造型继续称霸越野市场,但没想到却在越野市场玩不转了。

近日公布的4月硬派越野车销量数据显示,坦克品牌销量20469辆,连续40个月蝉联中国越野SUV销量第一,并占据硬派越野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坦克品牌新能源4月销量8759辆,其中坦克700 Hi4-T销量达2106辆。

反观被消费者寄予厚望的方程豹5在4月份的销量仅为2110辆,单月销量也只是坦克品牌的十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比亚迪的背景,方程豹也是有过高光时刻的。在去年12月、今年1月,豹5曾连续两个月销量达到5000辆。

不过从2月份开始,豹5销量整体向下。

2月份销量2310辆、3月销量3550辆,再到4月份的销量大跌。2月份销量不佳可以说是在春节,但3月、4月也是这个销量,产能问题肯定可以排除,有很大可能是豹5的后劲已经不足了。

越野实力与价格不匹配

方程豹豹5是方程豹汽车首个搭载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的量产车型,在去年11月9日正式上市,新车属于新能源硬派SUV,售价区间为28.98-35.28万元。

其直接竞争对手为坦克400 Hi4-t,该车先于豹5一个月上市,售价为27.98万元和28.98万元,但其在4月份销量为3646辆,在销量上大幅领先于豹5,除了坦克品牌力以外,另一方面也是越野实力得到了市场认可。

豹5销量不好,主要是其越野实力水平以及网络上关于方程豹的争议有关。

最先开始的是豹5高速行驶时18L/100km油耗事件,其次才是扳手撕裂豹5底盘大梁的事。两件事加在一起,前者直指比亚迪引以为傲的DMO专业混动越野平台,主要核心就是兼顾性能和油耗;后者直指硬派越野车的安全和越野能力,对一家初涉越野车领域的车企而言有着很大影响。

同时在国内某媒体对比拆解实验中,其对方程豹豹5和坦克400 Hi4-T在安全设计、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等维度,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测试及拆解对比分析。最后发现,方程豹豹5在电气化和智能化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但在越野性能和底盘设计上,坦克400 Hi4-T似乎更胜一筹。

特别是豹5的电池包布置方式,在越野时可能会增加电池受损的风险。而且在测试车总共才跑了300多公里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发动机活塞涂层磨损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短短几个月方程豹从网红品牌到平平无奇,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新能源越野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方程豹本身对于越野市场并没有那么了解,急于抢市场快速推出,导致产品在越野实力与品控方面均没有达到消费者期待。

据越野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捷途旅行者10049辆,哈弗猛龙4940辆,北京BJ30销量2597辆,这些均是主打高性价比的方壳子越野车,并且越野实力不俗,关键是价格几乎是豹5的一半,可以更好帮助消费者实现硬派越野梦。

方向杆弯折厂家不质保

虽说很多人买硬派越野只是满足一下那颗爱自由的心,很少开车去真正的翻山越岭,但许多越野车主平时不越野,还是希望遇到特殊情况时越野车能发挥越野实力,就算不能跋山涉水,也至少在质量上让人放心,但豹5在质量上也没能让车主满意。

一位方程豹豹5车主向“汽扯扒谈”表示,自己的豹5在4000米海拔正常公路行驶时,过了一个坑转向杆就断了,荒山野岭待了一晚上,4S店说人为的不给质保,让他报保险,硬派越野这点坑都过不了吗,行车记录也调出来速度60,自己没有激烈驾驶也没有越野,只是过坑转向杆都能弯折,这质量实在是让人不放心。

车主无奈的表示,虽然转向杆没多少钱,但是4s店就不说车的问题,说我人为的,方程豹售后体验很不好,看来以后只能当大神供着,开它出去随时会把你丢路上,真的是要命。

一位资深越野人士表示,60-80速度过坑洼路,是检验一辆越野车是否纯正的基本方式。这个速度过坑,主打硬派的越野车基本上都能做的到,还有大部分皮卡车也可以,虽然可能会剐蹭,但一般不会出现转向杆弯曲的情况,硬派越野车要求车辆转向杆刚性要强,豹5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车太重,同时设计用料强度不够所导致。

随着新能源越野市场的火爆,2024年各汽车品牌均已将插混、纯电作为硬派SUV市场的破局“密钥”,比亚迪也是想把方程豹打造成为该细分市场的王牌。

不过通过豹5不断下滑的市场表现来看,其明显是过于追求市场表现而忽略了越野实力与质量品控,不过方程豹作为新生品牌,产品有问题可以理解,只希望后续改款以及即将在今年上市的豹8能够在越野实力与质量方面能让消费者放心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