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CIO走进施耐德电气丨数字化投资回报难以量化?真相竟然是这样

  时间:2024-03-01 10:23:58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3908    

数字化是什么?一千家企业可能有一千种解读。它可以是酷炫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它可以是IT/OT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它可以是对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它可以是一场关乎企业上下的巨大变革……对数字化的理解决定了企业落地动作,而企业们的躬身实践则推动了整个产业数字化的“走深向实”。

CIO走进施耐德电气丨数字化投资回报难以量化?真相竟然是这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数字化更亦如此。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产业数字化的思考,2024年伊始,来自工程机械、新能源、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近20位企业CIO齐聚一堂,就“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走深向实”的主题进行了一次思想碰撞。

监控、反映、优化,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优化,施耐德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的参观让到场的CIO们感受到了数字化浪潮对实体产业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这是一场关乎战略、技术、文化与人才的攀登。攀,则机遇与挑战同在;不攀,则发展与未来错失。

图:“CIO走进数字化科技前沿企业施耐德电气”圆桌对话环节——如何推动数字化走深向实。左起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理事长、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孟青,中国电科43所恒力装备有限公司智能院院长史文树,剑维软件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崔静怡,施耐德电气ETAP中国、SEE软件业务总经理刘华涛。

理解数字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中,中国实体产业躬身实践数字化转型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的调研结果,处于“先进数字化水平”的企业比例从2021年的45%上升到2022年的54%,处在“全面推进阶段”和“成熟优化阶段”的企业比例分别提升了15%和1%。

这说明,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入深水区,数字化的重要性在进一步加强。

首先在国家层面,由于数据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务院已经将数据定义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其次在企业层面,据剑维软件 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崔静怡分享,数字化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一个显而易见的改变是许多行业的新建工厂都会在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门预留数字化的预算,同时数字化的交付标准也在过去5-10年间逐步建立、完善。

图:剑维软件副总裁、 中国区总经理崔静怡现场发言。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仅势在必行,更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在中国电科43所恒力装备有限公司智能院院长史文树看来,数字化系统的建设过程是一条微笑曲线。“刚开始,各个高层领导和业务部门都很看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发现新系统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操作习惯、设计思路,反而会增加很大的工作量,积极性由此消退。这时,就需要一把手去落实、推进数字化系统的落地,从而让企业熟悉后真正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图:中国电科43所恒力装备有限公司智能院院长史文树现场发言。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去怀疑数字化的价值,但现实是企业拥抱数字化依然挑战重重。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创新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张磊用一个词来形容现阶段数字化的挑战,那就是“差异化”。

“不管是做软件还是硬件,无论方案多么复杂,只要需求标准,交付和实施就相对容易。但由于每家企业对数字化的理解不同,转型的衡量标准也不同,这就会造成以往的经验无法奏效,以前的软件架构无法匹配,已有的功能并不适配,客户往往想基于自身业务流程做一套“自己”的系统和数字化平台。由此,短期内方案商无法复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基本上每套流程都要重新设计,每套软件功能都要重新开发,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项目。”

图: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创新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张磊发表主题演讲《数实融合的关键力量》。

所以,问题来了,所有东西都要重做必然意味着成本的增加。短期内,财务报表的平衡考验着CFO的能力;长期看,战略、技术、管理、文化等等考验的却是“一把手”的智慧。

推进数字化——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在深入理解数字化的价值之后,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推进数字化,这考验的是企业战略引领、技术应用、伙伴助力和管理支撑等方面能力。

战略规划是决定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的第一步。数字化不是皇帝的新衣,究其根本,如崔静怡所言,数字化是手段和工具,最终还要服务于企业的初心。具体而言,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变革,涉及企业文化的改变、管理体系的转变、业务流程的转变,而后才是技术应用等。

施耐德电气推崇“先医后药”的理念,即数字化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不能做好了“药”,再去找“病人”,而是先问客户需要什么,再将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客户业务进行更好的融合。

规划之后的具体执行阶段,则需要软件、硬件作为技术应用支撑。“诊脉”完成后,施耐德电气也能提供软硬结合的“药方”。除了久经市场考验的硬件产品,施耐德电气也越来越注重数字化和软件的进一步深度融合。

随着2016年底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的全新升级,施耐德电气逐步集成AVEVA、ETAP等领先软件系统平台,并最终形成了针对工业和能源的两大数字孪生。其中,工业领域,AVEVA平台能够实现对工程数据和运营数据的有效管理,为工业企业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模型和综合可视化的分析应用;能源领域,ETAP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从纸质/PDF图纸转向数字孪生模型,为用户提供动态、交互式的电气系统视图。两大数字孪生相互融合、密切协作,助力企业提升整体效率。

无论是规划还是执行阶段,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都离不开靠谱合作伙伴的助力。作为亲身实践者,史文树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长期提供技术服务且能深度配合的可靠伙伴,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面对数字化落地的种种挑战,在磨合和深度应用的过程中,用户会不断向方案商提出问题,可靠的方案商则会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持续改进和优化系统,双方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走向微笑曲线的上升阶段。”

最后,管理支撑将为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保驾护航。对此,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理事长、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孟青表示:“第一,企业应当把真实的管理诉求转化到数字化的体系中去;第二,数字化的管理体系可以系统地优化、固化管理流程,实现有效的执行和监管;最后,以上所有行为形成的行为数据、流程数据,甚至异常数据都将成为企业再挖掘的矿产。”

图: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理事长、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孟青现场发言。

深入数字化——回报可期

在论坛中,有CIO举例称,某企业曾在2018年对下属的化工厂进行改造,仅一套数字化装置的重建就花费了6000人/天的成本,一般的中小型民企根本无法承受。

深入数字化,必须直面投入产出比问题。

谈到投资回报,业内其实有不少误解,有的认为数字化项目的价值和回报难以量化,有的认为数字化是长期主义……这些误解可能会“吓退”不少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企业,进而阻碍企业数字化转型。然而,在本次活动中的多位嘉宾看来,数字化投资回报不仅是可以明确预期的,而且是可以以年为单位进行量化的。

张磊直言:“以前我们确实不敢说数字化转型短期内会有收益,但随着数字化咨询的成熟和数字化软件的应用,一些短期收益逐渐可以被量化,企业能够以年为单位看到生产运营方面的变化。当然,不同行业的企业情况不同,有的行业非常快,比如建筑性行业一年左右就可以看到收益;相比之下,工业领域的某些行业由于涉及流程和体系的变革,可能需要两到三年。”

一则案例可以佐证上述结论。据悉,在施耐德电气APC先进过程控制软件和AVEVA Process Optimization在线实时优化技术的助力下,东明石化500万吨/年的原料预处理装置自控率水平大幅提升至98%以上。继2021年正常投运以来,东明石化实现了相当于每年万吨级的碳减排,在一年时间内回收了投资成本,之后每年还可带来不低于1000万元的成本节约。

除了可预期、可量化的短期收益,数字化的更大价值在于长期主义。

首先,数字化是企业在为未来的长期竞争力布局。正如张磊所言,如果有选择,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最赚钱的生意去做,但依然有很多企业会布局短期内没有强收益的投资,这是因为现在不布局,企业就会在未来失去竞争力。

其次,数字化长期来看还会带来很多“隐性收益”。短期内,数字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合规性,实现管理的电子化、规范化和流程化。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随着数据互联互通的实现和信息孤岛的打破,系统性带来的成本减少和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有可能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做乘法。

再者,推进数字化,表面上看,投入先行,但长期看,数字化技术却持续赋能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最终实现提质增效。另外,以数智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代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双碳”目标更是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化和低碳转型,正发展成为企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恰如攀登,企业推进数字化有结果,但价值却不全在结果。

写在最后

从“理解数字化”,到“践行数字化”,再到“深入数字化”,无数企业正在不断前行。面对“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走深向实”这个问题,每家企业CIO都有自己的答案,而追寻答案过程的躬身践行则让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时代,仍需大家一起努力和探索,才能不被淘汰、共赢未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