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英格尔认证制定《产品碳足迹光伏组件》标准正式发布

  时间:2023-10-17 05:58:03     来源: 中新网上海    阅读量:6476    

2023年8月,由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提出并组织实施,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ICAS)策划和主导,广东新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产品碳足迹 光伏组件》正式发布和生效。该标准将为光伏组件及供应链企业提供关键性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核查和管理碳排放,助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英格尔认证制定《产品碳足迹光伏组件》标准正式发布

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有效补充,能够灵活吸纳行业内优质的新产品、新技术,及时反映行业特点,因而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制定标准,近年来,我国团体标准的发展势头迅猛,自2018年起,每年发布的团体标准数量以30%的速度增长。

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产能和市场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年来,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正在成为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伏产品,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已成为我国稳外贸、促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然而国际社会对于光伏产品碳足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光伏产品制造过程中伴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了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欧盟发布《新电池法》以及其他国家的法规相继出台,正在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上海英格尔认证的副总经理朱剑介绍,“新一轮的全球贸易壁垒主要围绕绿色主题展开,包括碳和ESG主题。”

绿色贸易壁垒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缺乏与碳相关的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工信部等六部门在2023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及技术,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在此背景下,上海英格尔认证策划发起了本次《产品碳足迹 光伏组件》团体标准的制定。

英格尔认证双碳服务部历时三个月,从标准立项,成立编制小组,研讨并实施编制方案,完成标准草案,专家及小组成员审定形成征求意见稿,再到标准征求意见稿网上公示,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收到多家单位意见反馈表及修改意见,编制小组汇总专家意见并全部采纳修改意见,完善后送审,最终于2023年7月26日通过专家评审。

朱剑介绍,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一是本着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原则,力争达到“科学、合理、先进、实用”;二是本着实践标准供给侧改革的原则,争取实现团体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满足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要求。标准的制定也广泛征集了行业内的意见与反馈,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他也表示,制定这一标准面临诸多挑战,且没有可借鉴的先例。挑战之一是范围的界定,该标准将废弃回收阶段纳入,覆盖了“摇篮到坟墓”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另一挑战是确保标准具有普适性,令其可以适用于不断迭代的光伏技术和多元化的原材料。

新标准的优势显而易见,英格尔认证通过早期在光伏行业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了解行业的痛点。“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英格尔认证有义务牵头制定这一标准,希望填补行业空白,为企业提供指导,因此,我们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制定该标准,促进行业的发展。”

新标准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企业将依据标准进行碳排放核查,“摸清碳家底”,深入了解其碳足迹数据;此外,企业还可以要求其上下游供应链按照标准来核算碳排放数据,从而加强供应链的管理;该标准与国际接轨,符合欧美等国家的要求,通过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这些数据可以得到验证,并生成相应的碳足迹报告,为企业出口提供了可接受的数据,也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更多支持。

国家“双碳”战略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产品碳足迹 光伏组件》团体标准的制定,填补了相关标准空缺,积极助力行业产业持续提质、增效、降本,也令企业更早行动,切实践行国家“双碳”战略。

起草标准的英格尔认证双碳服务部是英格尔可持续发展事业部的业务模块之一,此外还包括绿色产品认证、可持续发展认证、ESG服务这三个业务模块,致力于为企业和社区提供包括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企业的碳盘查开始,英格尔认证为其提供节能诊断,以确定内部改善的方法,通过节能技改完成内部减排,如效果未达到减排目标,则探索引入外部的绿色技术。整个过程中,英格尔认证持续陪伴客户,确保对方在专业技术指导下实现既定目标,最终能够适应国际政策要求,在市场上获得绿色竞争优势。

《产品碳足迹 光伏组件》团体标准将开放给其他第三方机构使用,这意味着通过共同遵循这一标准,使整个行业的规则更加统一,企业能够更好地依据标准管理好碳排放数据,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光伏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也为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